「阅读需时: 22 分钟」
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最具创新性的市场之一。
此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国的一系列互联网公司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包括腾讯,阿里巴巴,京东,网易、字节跳动、小米等。
曾经有一个机会,把3200万美元,变成1300亿美元。
当时,搜狐的张朝阳,新浪的王志东,以及联想集团、雅虎中国、TOM、金蝶等等,一一蔑它而过,一个20多岁的美国人,在一家中国的网吧里,把它捡了起来。
彼时,他正在中国寻找优质的互联网项目,直觉告诉他,这只企鹅就是机会。
于是他决定去软件的开发公司——腾讯科技亲自看看。
在腾讯的办公室,美国人用流利的中文自我介绍,他是南非MIH集团中国区的副总裁,中文名叫网大为,在互联网有所作为的意思。
网大为提出:腾讯如果愿意被收购,MIH正好在中国有家企业要IPO,他们可以被装进去一起上市。
腾讯创始人们微笑的婉拒了:为什么要让一家南非公司来收购腾讯呢?
在第一次聊天的几个小时里,网大为预感到这次合作可能没戏。
从被腾讯创始人送出门口那一刻,就开始为下一次见面搜肠刮肚。
他趁机对马化腾说,这次自己一个人来深圳,人生地不熟,不如他们下班后一起吃个饭?
马化腾同意了。
晚上,几个20多岁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喝着茅台,聊着人生,放松的腾讯创始人们开始展现出和白天办公室完全不同的幽默一面。
微醉中,网大为也向对面的几个中国人敞开心扉:
他从小就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一直四处游历。16岁去日本留学,1994年来到中国。当时在民族大学读书的他,为了解中国少数民族的真实状况,第一次走进云贵乡村。那里的经济面貌一直触动着他,让他想为这个国家做点事,让中国与世界经济更好地融合……
这次聚会,使原本冰冷的商业谈判有了温度。
散局的时候,马化腾松口,明早还可以去公司再谈谈。
网大为承认,这次机会被他视若珍宝。当晚,尽管喝了不少酒,他的大脑还是保持高速运转。
第二天,仍在那间办公室,网大为提出了新的方案,MIH在美国还投资了一个叫OpenTV的公司,是做电视软件的,腾讯如果愿意和它合作,可以实现在电视里发QQ消息的功能。
对面一伙人的表情终于有所松动。
网大为顺势向腾讯的痛点发起冲击:
MIH以前有个董事是美国在线的CEO,美国在线1998年收购了ICQ,如果腾讯愿意一起合作,他们可以帮腾讯了解当时全球用户量最大的ICQ是怎么玩的,还能襄助腾讯拓展海外业务……
就这样,双方的谈判打破了僵局。
几轮沟通中,MIH和网大为都表现出极大诚意,最终慷慨地给出腾讯6000万美元的估值,并默许了马化腾团队对控制权的坚持。
6000万美元,是腾讯一年前估值的11倍,几乎相当于新浪在纳斯达克的融资额。
2001年6月,MIH购买了腾讯当时46.5%的股份。腾讯的两个投资方中,电讯盈科手里的全部股份被收购,IDG的股份也只剩下7%,MIH为此总共支付了3200万美元。
靠着这笔救命钱,腾讯绝地翻身,同年就成为中国互联网第一家实现盈利的公司,从此平步青云,一步步成为巨头。
十几年过去,腾讯已是坐拥3万亿港元市值的王者。
MIH在这笔交易上的收益也已经翻了4000倍,成为地球上最赚钱、且最伟大的投资。
如今的MIH敢毫不羞愧地承认,它在中国取得的投资成绩,连默多克都自愧不如。
而曾经错过腾讯的大佬们,则抱憾不已。
——
1971年,马化腾生于海南。
1984年,13岁的马化腾,随家人移居到深圳。
1989年,父母希望马化腾在本地读大学,所以他选择了深圳大学,尽管他的高考分数可以上清华大学。马化腾早年对天文学着迷,打算选择这个专业,但是深圳大学没有天文系,所以马化腾改学计算机工程。
大学里,他开发了一个股票分析软件,后来以5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卖掉了。这相当于那时大学毕业生3年的工资。
1991年,罗依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名为CFido(中国惠多网)的FidoNet。
1993年,大学毕业后,马化腾加入深圳润讯公司担任软件工程师。他的大学朋友张志东和许晨晔,继续攻读研究生课程,后来他们成为腾讯的首席技术官和首席信息官。
1994年,马化腾对FidoNet产生了浓厚的兴趣。FidoNet是一个全球性的计算机网络,用于不同的公告板系统(BBS)之间的通信,把它们连在一起。
1995年,马化腾决定建立自己的FidoNet。他用出售股票软件获得的所有资金,购买了4条电话线和8台电脑。
值得一提的是,1995年雷军在北京也成立了自己的FidoNet。
1995年,马化腾遇到了丁磊。
丁磊当时积极参与中国的FidoNet社区,而马化腾是FidoNet深圳地区的管理员。
丁磊也是一名程序员,大学时就想创办一家公司。当时他加入了广州的一家美国软件公司Sybase,一年后辞职离开,进入一家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公司。
他注意到了电子邮件的革命性潜力,与别人合作开发了第一个免费的中文电子邮件服务”网易”。
网易通过向中国电信销售服务赚钱,这使丁磊成为第一个盈利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家。
丁磊的故事,激励了马化腾。
1996年,三名以色列人开发了ICQ(IseekU,我寻找你),这是一种互联网通讯工具,可以在线聊天和共享文件。
1998年春天,马化腾约了张志东在咖啡店见面,跟他说:”让我们创办一家公司吧。”
马化腾的创业想法是,将互联网与寻呼机结合起来,使用互联网向寻呼机发送电子邮件、新闻等。
张志东被马化腾的激情感染,很快就辞去工作投入创业(当时马化腾甚至还没有从润讯离职)。
他们又找来了朋友许晨晔和陈一丹,组成了一个由四名工程师组成的团队。
很快,他们意识到团队里没人有销售经验,就又去找了当时在深圳市电信部门工作的曾李青。
这就是腾讯的5个创始人:马化腾、张志东、曾李青、许晨晔、陈一丹。
1998年底,ICQ拥有约1000万用户,被美国在线AOL收购。
1998年11月,腾讯公司成立。
腾讯受到ICQ的启发,想做一个中文版的ICQ,于是在1999年开发了OICQ,其中”O”代表”开放”。
于是,腾讯就有两个产品线:寻呼软件和OICQ。
很快,事情就清楚了。
ICQ代表的即时通讯市场有巨大空间,而寻呼软件没有太大市场。
而且,AOL并购ICQ以后,对中国市场并没有兴趣。
因此腾讯决定专注开发OICQ,使其适合中国大陆的用户。他们为OICQ添加了脱机消息(ICQ不支持)和陌生人作为联系人等功能。
推出9个月以后,OICQ达到了100万用户。
随着用户增长,就需要添置越来越多的服务器。但是,腾讯只剩下10,000美元现金,没钱购买那么多服务器,工程师不得不花了很多精力,设法减轻服务器的负担。而且腾讯没有收入模式,OICQ继续增长变得越来越困难。
1999年,腾讯收到了美国AOL律师信:起诉OICQ侵犯ICQ的知识产权,要求腾讯停止使用域名”OICQ.com”和”OICQ.net”。
马化腾知道他们没钱去法院打官司,此时只剩下两种选择:融资并削减成本,或出售腾讯。
没有人愿意收购腾讯,因为马化腾回答不了腾讯如何赚钱。
有一次,为了计算腾讯的估值,收购者甚至统计了办公室电脑、办公桌和椅子的数量。
马化腾希望以300万元出售腾讯,但最高报价是60万元。
创始团队只好想办法借钱,一个朋友借钱的时候,对马化腾说:”如果你真的破产了,不用担心怎么还钱,千万不要把你的股票给我。”
这时,销售专家曾李青建议去找风险投资,”我们现在找的投资者都太老派了,我们需要找到一些更疯狂的人。”这是马化腾第一次了解到VC的概念。
当时,中国最著名的风险投资公司是IDGCapital。
曾李青安排了与IDG的会面,并准备了一份长达20页的商业计划书。
当马化腾和曾李青与IDG的王树会面时,他们说道:”如果IDG现在没有投资我们,腾讯可能会死。但即使你给我们钱,未来仍然是不确定的。”王树问他们对腾讯未来的看法,马化腾回答说:”我不知道。”多年后,王树回忆道:”那时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脚踏实地的领导者,一个可以信赖的人。”
IDG内部讨论腾讯交易的时候,高层问:”他们如何赚钱?”马化腾只能回答,他们的产品是人们喜欢使用的,但现在还不知道从哪里赚钱。
最终,IDG同意了投资腾讯。
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OICQ确实是一种受欢迎的产品,具有吸引力;其次,他们看到了ICQ买给AOL从而成功退出,因此认为OICQ可能也卖得出去。
腾讯的估值为550万美元,创始人团队希望保留公司的多数股权,因此以220万美元的价格向外部投资者出售高达40%的股份。IDG不愿意独自承担风险,又拉来了另一个投资者—-香港的电讯盈科,管理者是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
IDG和电讯盈科分别拿到腾讯的20%的股权。
当IDG和电讯盈科投资的220万美元最终到帐时,腾讯已经没有钱了。如果资金晚一步进来,腾讯肯定会死。不仅是因为缺乏资金,还因为那时全球网络股已经开始崩溃了。
2000年4月,纳斯达克股价暴跌,雅虎的市值从930亿美元降至90亿美元,亚马逊从220亿美元降至40亿美元。如果马化腾和曾李青没有及时找到并说服IDG,或者IDG的王树对腾讯没兴趣,腾讯今天可能就不存在了。
法院最终判决,腾讯将域名”OICQ.com”和”OICQ.net”归还给AOL。这意味OICQ必须改名。
一位腾讯员工在公交车上听到,一些OICQ用户在谈论这个软件时,将它称为QQ,于是这个名字成了产品的新名称。
腾讯拿到的风险投资,主要用于购买服务器和支付工资,但是依然没有收入来源。
很快,不得不又去寻找买家,考虑把自己卖掉。
腾讯询问了搜狐、雅虎中国和其他几家公司,所有人都拒绝。
但是,在这段绝望的时期,用户数量继续大幅增长。具有讽刺意味的是,QQ的用户数量已经达到1亿,而中国没有一个人想收购腾讯。
有一天,一个声称来自MIH中国办事处的人,走进腾讯的深圳办公室。
这是南非媒体巨头Naspers拥有的投资公司。
它的中国代表是一个老外,中文名字叫做网大伟。他每访问的每一个新城市,都要去网吧看一下。他注意到,每个网吧的电脑桌面上都有一个名为QQ的程序,因此他认为这肯定是一个强大的互联网公司。
每个人的名片都包含他们的QQ号码,这进一步激起了他的好奇心。
马化腾向网大伟展示了用户增长图,并告诉他QQ每天新增50万用户。这导致了MIH和腾讯之间的投资谈判。MIH认为腾讯估值为6000万美元,并希望成为该公司的最大股东。
腾讯团队强烈反对放弃公司的多数控制权,但对于1年之内,公司的估值增加了11倍,而感到非常高兴。
IDG也对MIH的估值感到兴奋,这标志着他们投资得到了良好回报。
IDG卖出了其在腾讯20%股权中的12.8%,保留了7.2%,电讯盈科则是放弃了所拥有的腾讯所有20%的股份。
MIH一共拿到了腾讯32.8%的股份,成为继创始人之后的第二大股东。MIH的这笔交易后来是风险投资史上获利最大的交易之一。
腾讯想了各种办法,多次尝试从QQ获利,直到2002年才找到了途径。
产品经理许良了解到一个韩国网站sayclub.com,允许用户拥有个性化发型、表情、服装等,但必须付费。该网站拥有150万用户,平均每人每月支付5元人民币。
许良迅速推动腾讯也提供类似的功能。在说服高管后,QQ及时推出了QQ秀。用户可以定制自己的头像,方法是先付钱购买”Q币”,然后用其购买QQ市场中的头像。所有头像的价格在0.5元至1元人民币之间。付费的QQ用户可以在聊天时显示他们的新头像。
QQ秀推出半年后,该服务有大约500万付费用户,每人每月贡献约5元人民币。
为了将QQ秀提升到一个新水平,腾讯又推出了名为”红钻会员”的VIP会员。每月支付10元人民币,付费用户可以独家获得虚拟礼品,并在头像旁边有一个红色菱形图标,享受QQ市场的折扣价。
这些货币化努力使腾讯每月可以收入数千万美元。
2001年,90%的计算机使用Windows系统。
微软公司当时宣布,在中国进一步扩展即时通信工具MSN的战略,这对腾讯构成巨大威胁。
2004年,新版QQ推出时,它没有得到企业的支持。
对企业来说,QQ看起来像一个普通的聊天应用程序,而不是一个严肃的沟通工具,MSN才是办公首选。
为了反击,腾讯希望进入电子邮件市场。
当时,微软的Hotmail是电子邮件巨头,因此腾讯决定收购其在中国的最大竞争对手之一Foxmail。
Foxmail由张小龙在1996年推出,是一个免费的电子邮件客户端,推出后一年内就有400万用户。
2005年,Foxmail被腾讯收购,张小龙加盟腾讯公司,担任广州研发部总经理,全面负责并带领QQ邮箱团队。
2008年,《穿越火线》、《地下城与勇士》、《QQ炫舞》相继公测。
同年,首届腾讯游戏嘉年华成功举办,开启全民游戏时代。
2010年,美国出现了一款名为Kikmessenger的应用程序,允许用户通过无线网络与通讯录中的人交换免费消息。在15天内,Kik就拥有了100万用户。
这引起了张小龙的注意,他要求马化腾让他开发一个类似的产品,2010年11月20日,腾讯微信正式立项,由张小龙负责。
雷军也注意到了kik,他的公司小米反应非常迅速。
经过短短一个月的开发,2010年12月10日小米推出了米聊。
2011年1月21日,张小龙团队推出了微信(WeChat)。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这两个应用程序相互竞争,米聊支持语音留言,微信也效仿。
添加此功能后,微信的用户数量从每天新增10-20k,增加到50-60k。
微信继续推出新功能,如”摇一摇”(看看谁在附近),”漂流瓶”等等,而米聊没有跟上用户的增长,曾经一天内多次中断服务。
2011年,《英雄联盟》国服上线。
2012年,微信用户达到1亿。
它是社交媒体应用程序历史上,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软件,只用了433天就达到了这个里程碑。
相比之下,QQ用了10年,Facebook耗时5.5年,推特是4年。
2013年1月,微信和WeChat总注册用户数突破3亿。
2013年6月25日,金山软件宣布与腾讯分别斥资522万美元、4698万美元共同增持金山网络,交易完成后,腾讯持股比例由10%升至17.99%。同日,腾讯股价大涨,报418.2港元,市值约7772亿港元,约合1002亿美元,成为中国首家市值超1000亿美元互联网公司。
2014年,腾讯游戏自研体系架构调整,升级为4大工作室群:天美工作室群、光子工作室群、魔方工作室群、北极光工作室群
2015年11月26日,腾讯游戏天美工作室发行《王者荣耀》游戏。
2016年,《王者荣耀》日活跃用户数量超过4千万。腾讯游戏手游日活跃用户数超过1亿。
2016年9月5日,腾讯股价开盘后继续大涨,腾讯股价达209.40港元,市值目前已达1.982万亿港元,领先于阿里巴巴集团,首度超过中国移动,成为亚洲市值最高的公司。
2017年4月5日,腾讯市值突破2790亿美元,超越富国银行,成为全球第十大市值公司。
2017年8月7日,腾讯股价盘中再创历史新高价320.6港元,现报319.8港元,涨2.7%,最新总市值为30375亿港元,超阿里巴巴的3878.27亿美元(约30325.7亿港元),成中国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在全球市值排名中位列第8位,仅次于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2018年2月9日,《绝地求生》测试上线。《王者荣耀》注册用户突破2亿。
2018年7月19日,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腾讯公司位列331位。
2018年9月30日,腾讯升级ToB战略,宣布组织结构大调整,整合成立了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全面启动产业互联网战略,并明确成为“各行各业数字化助手”的角色定位。
2018年10月,马化腾发布公开信,他表示,接下来,腾讯将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
2019年5月8日,《和平精英》正式公测。
2020年3月18日,腾讯发布2019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报告,2019年Q4腾讯营收1057.67亿,同比增长25%,净利润(Non-IFRS)254.84亿,同比增长29%。这是腾讯单季度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2020年,腾讯内部刊物《三观》中,马化腾第一次提出“全真互联网”概念。
2021年9月,搜狗成为腾讯控股间接全资子公司。10月15日,搜狗正式并入腾讯。
2021年10月8日,《英雄联盟》手游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启公测。
2021年11月16日,港股游戏板块午后走强,心动公司(02400.HK)一度大涨近14%,中手游(00302.HK)、网易(09999.HK)一度大涨超6%,腾讯控股(00700.HK)等跟涨。据多位游戏公司内部人士透露,游戏版号或将在近期恢复审批。
2021年11月17日,腾讯内容开放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致歉说明,叫停企鹅号“黎明计划”。
——
对腾讯的研究是一个很复杂的工作,身为国内互联网头部企业,在多个领域面临不断增大的监管风险(如游戏和金融),用数据又很难量化潜在的风险;另一方面,腾讯自身业务十分庞杂,横跨多业务,尤其投资业务更容易受宏观货币和政策影响(如宽松货币环境下,资产价格成长),使得在分析中很容易只见林木却不见森林。
在过去二十余年时间里,以社交网络为切入,腾讯成为中国事实上掌握最大用户规模的互联网公司,也带了广告和增值业务的大丰收,换言之,腾讯虽然强项在社交,但变现主要模式乃是以游戏和广告为主,尤其是前者长期位居行业头把交椅。
在相当长时间里,由于游戏业务的高歌猛进,腾讯对广告业务采取了克制的态度,如微信的商业化乃是相当滞后的,但随着游戏受限以及如此体量之下的成长性问题,腾讯也开始了向广告要增量的行为,如不断打开微信朋友圈广告的存量。
进入2021年之后,以往单靠用户规模去拉动广告的增长已经陷入疲软,腾讯需要找到新的突破口。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短视频一直是腾讯重点谋划的领域,也跃跃欲试争夺行业市场份额,从重启微视到视频号,其意图很是明显。
但迄今为止,我们一方面看到腾讯短视频的市场份额并未有质的飞跃,这也印证了行业竞争压力之大,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短视频业务虽然带来了流量的增长,但客户并未被吸引前往。
关于此现象,可以从这两方面进行解释:
其一,悲观论,认为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加强之时,企业的广告投放策略倾向于效率,当腾讯短视频业务尚未有规模效应以及强大的影响时,是很难招商的;
其二,乐观论,一个产品的竞争很难在一个时点下输赢结论,腾讯此时广告收入弱于流量增长,可视为蓄水养鱼。
关于上述看法,我本人比较倾向于审慎态度。一个媒介或者传播渠道的成功标准除流量价值之外,我更看重影响力,而这又是由有影响力的人所领导的,腾讯在此是很难说成功的。
腾讯固然在短视频方面倾注了相当多心血,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若评价平台影响力,我们可以说快手有辛巴(尽管争议很大),抖音有罗永浩,淘宝有李佳琦、薇娅,但腾讯短视频有谁呢?恕我孤陋寡闻,真的很难列举。
美联储已经开始Taper(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按此节奏极有可能在2022年中进行加息通道,若愈演愈烈的通胀问题无法在短时期内解决,加息很有可能提前,根据以往历史,加息之后,流动性回撤,对全球资本市场都会带来一定冲击。
流动性回撤,资本市场估值承压,简单表现为市盈率缩水,企业若要稳定市值,就要提高增长来尽量稳定市盈率。
在此逻辑下,若腾讯的投资业务增长变缓,就要求基石业务有更为亮眼的表现来对冲风险,显然目前速度对腾讯是有一定压力的。
除不利因素外,现在的腾讯也有相当优良的条件:
其一,经过前期市场调整后,市盈率降到了20多倍,相对较为克制,即便赶上资本市场回撤,影响也会较为有限;
其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加上定期存款接近3000亿元,抗风险能力足够之大,且在股价低估时又有足够资金以回购形式稳定价格,近期腾讯在回购方面已经消耗25亿元;
其三,无论是游戏还是金融业务,规模优势仍然是明显的,且前者出海仍在积极进行中,是拉动增长重要一支力量。
——
刚刚查了一下,截至2021年11月23日16点(北京时间),腾讯市值:
4.62(港股)万亿港元
(市值=每股股价x总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