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精选

精选,汉语词语,拼音是jīng xuǎn,指认真地把一类事物中具有代表性和非常经典的挑选出来。

艾萨克·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定律

[ 首语 ]

机器人是否危险,取决于制造他的人是否是危险的。

——

小时候看过一部名为《未来世界》的科幻电影,其中一位酷似真人的机器人是我的残存记忆,也很可能是我初次接触“机器人”这一概念。

再后来,读到了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年1月2日-1992年4月6日)的机器人故事。

艾萨克·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定律插图

在故事里,机器人需要遵循 “阿西莫夫定律”,也称为“机器人三定律”:

1.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因不作为而使人受到伤害。

2.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的命令,除非那命令与第一定律相冲突。

3.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只要这种保护不与第一及第二定律相冲突。

机器人三定律被大量的科幻作家推崇,由此形成了机器人小说的一种独特流派。

后来,阿西莫夫还增添了一条“第零定律”:

0.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也不得因不作为而使人类受到伤害。

第123条定律,也相应增加了不得与第零定律相冲突的限制。

继续阅读

不是“生”的问题,是“生”之前和“生”之后的问题!

[ 首语 ]

中国人口问题,不是“生”的问题,是“生”之前和“生”之后的问题!

——

2021年9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的《中国统计年鉴2021》。

年鉴中关于人口的数据有三组:

一是2020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为8.52‰,首次跌破10‰,同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仅为1.45‰,创下1978年以来的历史新低;

二是2020年净增人口从2019年的467多万断崖式下滑到204多万,创多年来的新低;

三是2020年的结婚登记人数共计814.33万对,较2019年减少了113万对。这也是自2013年达到1346.93万对后,连续七年下降,也创下了自2003年以来,近17年中的新低。

不是“生”的问题,是“生”之前和“生”之后的问题!插图

以上三组数据,基本已经概括了中国目前的人口态势是如何的严峻,不出万一,要么是2021年,最晚是2022年,中国人口负增长的时代就会到来。

——

中国大陆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迟于法定婚龄三年以上结婚的是晚婚,即男性25周岁,女性23周岁。

中国平均结婚年龄中,一二线城市大概在30岁左右,三四五线城市或农村地区在25岁左右。

女性的生育年龄在23~30周岁之间为最佳时期,男性则为30~35周岁,女性最好不超过30周岁,男性则不超过35周岁。

我们取最小和最大的生育年龄,以23岁~35岁为例,分析一下这个时间段的人群的特点。

23岁~35岁,即是1986年~1998年生人。

1986年出生的人,父母正处于“鼓励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79年提出,2002年9月1日实施)的时候,这个时候出生的人是很少有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的,城市及职工家庭都是只有一个孩子。农村,孩子也不会很多,也很少是多于2个孩子。

这时候,超生是犯法的,上不了户口,在这里就不展开这个话题了。

接着政策有所放松,变成了“如果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2013年11月12日实施),但这时候,父母应该已经超过最佳生育年龄了,所以,这个政策并没有影响到这代人。

真正和这代人有关系的,是“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2015年10月29日实施)的政策,以及“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子女”(2021年5月31日实施)的政策。

所以,针对这代人来说,政策是相对宽松的,国家对生孩子是没有太多限制的。

自然而然,也就不存在是因为政策的问题,导致目前的人口形式。

——

面对中国人口负增长的压力,各地加快了修订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工作。

从各地的政策看,目前出台的鼓励生育的政策主要有

1.延长产假,增加“育儿假”

2.生孩子补贴

3.住房补贴

——

在这些鼓励政策出台之后,大家会不会积极生孩子?

继续阅读

「不就是」和「不仅仅是」

假设我们用笔在纸上画一条线,就像这样:

「不就是」和「不仅仅是」插图

看起来很丝滑。但如果有一个放大镜,放大到4倍再来看看,这时可能就会发现一些断点了:

「不就是」和「不仅仅是」插图2

如果再放大到8倍,这些断点就会更加明显:

「不就是」和「不仅仅是」插图4

但其实它们是同一个事物,变化的只是观察的方式。

远看和近看,近看和细看,会有不同的风景。

——

日本人会给人一种印象:好像,他们都喜欢把一些小事做到极致。

比如只做乌冬面的「山元面蔵」,很小的店面,营业时间也很短,可选的也非常有限,但面就是好吃,就是要排队才能吃的上。

又比如腌菜,一听名字就lowlow的,一家叫「大安」的腌菜店,天天都是顾客排队抢购。

不就是乌冬面么,不就是腌菜么?

这就好比切换到了1x视角,乍看之下那条线确实是连续的,你的判断没有错。

但有心的人会拿起4倍镜甚至8倍镜去看,真的没有瑕疵么,没有改进的空间了么?

这就进入到了「不仅仅是」的模式了。

继续阅读

我们应该成为专才还是通才?

个人效率大师提姆·费里斯(Tim Ferriss)的一个视频探讨过这个问题,简单总结下他的观点:

Combine a handful of skills that are rarely combined and can be effectively combined.

将多个技能以少见又有效的方式进行组合。

我们应该成为专才还是通才?插图

比如计算机科学 + 律师,或者财务管理 + 公共演讲等,其中演讲、写作、谈判是普适能力,对于技能的有效叠加大有裨益。

要在某个特定领域做到 Top 非常困难,掌握大量不同技能不是解决之道,多考虑如何将技能进行有效组合,或许也能起到不错的结果,建立起独特的优势。

——

聊技能组合之前,有一点我觉得很重要:尽最大可能做好一件事的心态。

它可以让你走出舒适区、不断尝试和反思、深度学习,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技能组合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

技能组合对技能的深度和组合的有效度都有要求,缺少深度较难形成长期壁垒,不够有效很难适应市场需求。

美食 Up 主「绵羊料理」是个很好的例子,她的视频特点是:超强的文案和用科研的精神做菜(据说是博士学位)。

当然除此之外甜美的声音、可爱的外表、良好的画质都是加分项,但这些不是区分绵羊料理与其他美食 Up 主的点。

她之前在电视台上班,对灯光、摄像、片头、包装都比较了解,然后就做了一次技能组合,只是这次组合失败了,因为成本太高,投入产出不成正比,甚至会让粉丝觉得「恰饭」味儿有点重。

再比如「樊登读书」,作者樊登之前的身份是央视主持人、辩论赛冠军队成员、MBA 资深讲师。

辞去工作之后,他将表达能力和泛阅读进行有效结合,出了樊登读书这个产品,同时跟「得到」形成了差异化竞争。

不管成功还是失败,做项目时注重积累可以复用的能力和人际关系,这样即使项目的结果不如预期也不算失败,这些积累对于下一个项目的展开和推进会很有帮助。

继续阅读

癌细胞的成长史

对癌细胞的工作机制有点好奇,于是就去研究了一下。

癌细胞是正常细胞基因突变的产物,当然不是每次突变都会产生癌细胞。

突变发生的次数其实还挺多的(概率很低,架不住细胞分裂次数很多),但我们的DNA上有30亿个碱基对,而只有不到30000个碱基对组成了基因(就像一个10G的硬盘,只放了不到1M的内容),只有特定基因发生了变异才有可能产生癌细胞。

癌细胞的成长史插图

癌细胞可以无限增殖、浸润和转移,对应着癌症的不同阶段。

01.无限增殖

当基因突变发生在了两种基因上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时,就比较危险了。

前者发生变异可以无视生长刺激信号,按着自己的节奏来;后者发生变异可以让凋亡信号发送不出来,这样就几乎实现了永生,不过还需要搞定「端粒酶」。

体细胞每次分裂,DNA顶部的端粒(可以想象成一顶帽子)就会被消耗一些,等到消耗完了,就无法进行下一轮分裂了,通常这个过程可以持续40-60次(海佛烈克极限)。

而干细胞则不一样,它们可以不断分裂,分化成身体的不同组织,还可以补充其他死亡、衰老的细胞,如神一般的存在,原因就在于干细胞里的端粒酶被正常表达,它可以对端粒进行修复,而体细胞里的这个开关则是关着的,因此用一截少一截。

癌细胞要实现无限增殖就需要把这个开关也打开。

我们的免疫系统也不是吃干饭的,一旦发现有基因突变的细胞,通常都会处理掉,扼杀在摇篮阶段。

不过有时也会有漏网之鱼,毕竟日防夜防,家贼难防。

为了生存,癌细胞在分裂的过程中也在不断进化,以此来抵抗、欺骗免疫系统。

继续阅读

比特币(Bitcoin)

[ 首语 ]

比特币今年跌跌撞撞,目前售价在5万美元/个上下。

比特币(Bitcoin)插图

对于比特币,市场有两个极端对立的观点:

一波观点(代表者是巴菲特)认为是废纸,另一波观点认为比特币是黄金。

我说一些我的理解,不一定对,算作抛砖引玉。

——

01.局部的共识=全局的共识

让我讲一个故事来解释这个观点:局部的共识=全局的共识

假设在地球上有一种东西,产量有限,但是所有人都不把这个东西当作值钱的宝贝。为了故事好玩,我们拿熊猫的便便当这个东西吧。

突然有一天,有一个神秘的宗教组织对熊猫的便便产生了兴趣,因为他们的「圣经」里面,熊猫的便便是极其尊贵的东西。

这个宗教组织发展得还挺大,他们大量向市场买入熊猫的便便,并且在组织内部交易。

那些原本要扔掉的熊猫的便便,因为有人花钱买,于是就被饲养熊猫的人收集起来卖钱。

慢慢地,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东西可以换钱,熊猫的便便值钱成为一种共识。

你看,这个故事中,只要购买量足够大,交易足够多,同时这个东西产量有限。一个原来在宗教组织内部的「局部的共识」就会变成「全局的共识」。

比特币也是一样的,其实它不需要所有人认同它的价值,它只需要相对多的少数人认同它的价值,然后交易足够频繁到价格趋于相对稳定,买卖的流通速度比较快,那么这个局部的共识就会发展成全局的共识。

你不相信它的价值可以不买它,但是因为有共识,如果有一个人送巴菲特一个比特币,巴菲特会把它卖掉而不是扔掉,因为他意识到它是值钱的。

所以,比特币的局部共识早已经形成了,在这个情况下,它肯定就不是废纸了。

在我看来,它就是上面故事中的「熊猫的便便」,是一种有价值的资产。

继续阅读

职业规划是不靠谱的

经常会在各种场合听到人们问起:

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有些人很快就能给出答案,有些人临时想了一个,有些人则坦然没有想好。

职业规划是不靠谱的插图

职业规划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以程序员来说,架构师、技术总监、CTO等等看起来很风光的Title都会是不错的候选,让自己看起来很有抱负的样子。

可这一点用都没有!甚至还有负作用!

假如每天怀揣着成为架构师的目标去工作去学习,我敢保证,不出一个礼拜就会被这个目标拖垮,因为这实在是没有什么激励作用,是扎扎实实的负反馈。

感觉今天学到了不少东西,可是一看架构师要懂那么多,那么深,就会觉得自己的这些收获好渺小。

或许你会说,这是大目标,会拆分成很多的小目标。

这个理论没有错,但实现上会有不少问题。

因为这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就好像一个从来没出过远门的南方人,在没有地图的情况下要走到北方的某个城市去。只是知道大概的方向,这种情况下如何设置小目标呢?

即使有了地图,能不能把小目标设置地合理也是很大地挑战。

继续阅读

第2条忠告:上帝只掌握一半

自从你生下来的那一刹那起,你就注定要回去。

这中间的曲折磨难、顺畅快乐便是你的命运。

命运总是与你一同存在,时时刻刻。

第2条忠告:上帝只掌握一半插图

不要敬畏它的神秘,虽然有时它深不可测;不要惧怕它的无常,虽然有时它来去无踪。

不要因为命运的怪诞而俯首听命于它,任凭它的摆布。

等你年老的时候,回首往事,就会发觉,命运有一半在你手里,只有另一半才在上帝的手里。

你一生的全部就在于:

运用你手里所拥有的去获取上帝所掌握的。

继续阅读

今天,你直播了吗?

疫情来临,所有的线下门店运营停滞,无论是餐饮店、食品店,还是超市、社区店,教育培训店,一切都在无奈的停滞运营之中,人们不得不思考线上开店、开售、开播。

其实,疫情只不过是一个导火点,即使没有疫情,未来的营销还是要走上线上的,所谓的新零售无非就是线上线下打通互联。

今天,你直播了吗?插图

从历史看,每一次“疫情”都会成就一群企业。

——

很多人就说“非典”成就了淘宝。

我们回想一下,2003年,在结束了“中国黄页”之后,马云对团队进行了重组,同年5月宣布淘宝诞生,作为我国第一个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淘宝网打开了对电商世界的新探索。

也就在同年,“非典”爆发,几个月的时间人们都闭门不出,就在许多实体企业纷纷面临倒闭之时,马云的淘宝网却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反而高歌猛进,背后原因当然其中是因为疫情的关系,人们才有时间在家中玩起了淘宝,作为与“非典SARS”同年出现的淘宝,在成立第一年时间交易额就达到3400万。

“非典”间接成就了淘宝,并不是“非典”成就淘宝,应该说是阿里的战略转型成功才更准确。

有句话说得好,成功都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

继续阅读

腾讯,已拿下电商的半壁江山!

社交、游戏,是腾讯最大的两个标签,而在将近十五年的时间跨度里,电商、卖货也一直是腾讯执着之事。

众所周知,腾讯一直都有一个电商梦。

腾讯,已拿下电商的半壁江山!插图

虽然几经周折,但腾讯电商梦从未改变,并且已悄然做大。

01

“不懂电商”的腾讯

2005年9月12日,腾讯效仿淘宝的电商网站拍拍网上线,腾讯入局电商。

然而好景不长,因为C2C模式的拍拍网无法解决假货售卖的问题,又缺乏物力和财力的大力支持。所以,拍拍网在锋芒初露之后,很快就落寞收场,但是腾讯的电商梦却未因此而停止。

在之后的几年里,腾讯陆续推出QQ商城、QQ网购,收购易迅网、买卖宝等,都以湮没无闻而告终。

《腾讯电商编年史》指出两点核心原因:

一,在社区关系和商业关系之间没有找到平衡点。从本质上来说,腾讯是一个以IM为核心的社交网络公司,腾讯用户之间的社区性强关系和商业关系是对冲的;

二,暴力运营是最大的致命伤。现大量的卖家,同时带来大量的商品,而拍拍自身的运营能力跟不上,又没有太多第三方服务的前提下,采取的是以活动专题促销聚合这种简单粗暴的运营方式。

对互联网企业发展的分析,常常会提到企业基因论。对腾讯来说,骨子里的基因是社交,电商的失败,也被归结为,腾讯“不懂电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