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归档:Paloinino

为什么要做“难而正确”的事?

我经常听到朋友和我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不怕吃苦,只要以后有回报。

问题往往就在这里,很多困难往往你在痛苦坚持时,并不知道未来是不是有回报,更要命的是你还可能还有别的机会,现在就可能稍微努力下似乎就有回报,这时候大多数人都会放弃眼下这付出不知道会怎么样的选择去做另外一个看上去很快有回报的事。

为什么要做“难而正确”的事?插图

人人都知道,我们应该做对能力有提升的事,但修炼能力的事,往往短期对回报都有非常大的挑战。

正如很多人都知道要做难而正确的事,但大多数人困惑于什么是正确?

正是因为对正确没有把握,才没有做有些事,没有人会告诉你什么是正确,但你却能感到难而没有回报。

在我看来,正确的事一定有这样的特征:

做“难而正确”的事,要能修炼能力。

修炼能力,总是难的。

很多事,从短期来看是没有太大收益的,但是值得做,是因为能修炼能力。

继续阅读

老板为什么喜欢非常忠诚的员工?

有人问:

老板为什么喜欢用能力一般但非常忠诚的员工?

讲答案之前,大家先听我跟你讲完一个真实的故事:

老板为什么喜欢非常忠诚的员工?插图

2020年疫情爆发的时候,很多企业遇到了巨大的危机,甚至活下去都非常难。

很多老板,觉得撑不下去了。

但是有一家企业的高管们集体说,请求降薪,要和公司共同进退。

高管们影响了公司的员工,他们说公司如果没钱,可以晚一些发工资。后来员工影响到了供应商,他们说可以延后付款,就这样,这家公司活了下来,挺过了疫情,而且活得很好。

老板说,他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他的背后是这一帮不离不弃的员工。

我讲这的个故事,正好回答了开篇的问题:

老板为什么喜欢非常忠诚的员工?

遇到困难,你的身后有谁?没错,就是忠诚的员工。

能力强又忠诚的员工,所有的老板都会抢着要。

能力一般,但非常忠诚的员工,老板也非常喜欢。

继续阅读

我们以为自己活得更宽更广,其实啊……

网络信息时代在带来更多资讯和选择,看似更加民主和自由的表象下其实也蕴藏着对民主的破坏。

在互联网时代,伴随网络技术的发达和网络信息的剧增,我们能够在海量的信息中随意选择我们关注的话题,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制报纸和杂志,每个人都拥有为自己量身定制一份个人日报(dailyme)的可能。

我们以为自己活得更宽更广,其实啊……插图

这种“个人日报”式的信息选择行为会导致网络茧房的形成。

当个人长期禁锢在自己所建构的信息茧房中,久而久之,个人生活呈现一种定式化、程序化。长期处于过度的自主选择,沉浸在个人日报的满足中,失去了解不同事物的能力和接触机会,不知不觉间为自己制造了一个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是指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

生活在“信息茧房”里,公众就不可能考虑周全,因为他们自身的先入为主将逐渐根深蒂固。

信息茧房,和我们之前的一篇文章《你看到的可能都是假象》有点类似。

继续阅读

香港影视行业的半壁江山!

香港艺员训练班的门槛其实很低,只要你是中五毕业(相当于内地的高中学历),是香港的合法公民,不问出身、不问职业都可以报名。

香港影视行业的半壁江山!插图

所以,就有了当推销员的周润发、当木匠的伍卫国、当信差的杜琪峰、卖电器的梁朝伟、做文员的周星驰、曾进入监狱服刑的古天乐。

进入艺员训练班后,学员们要学习的东西很多,除了基础的表演理论外,还要学习:配音、主持、声乐、形象管理、舞蹈、武术、市场管理、灯光、写剧本,甚至还得学做人(待人接物)。

可以说,艺员训练班出来的“学员们”,撑起了香港影视行业的半壁江山。

继续阅读

香港小姐(Miss HongKong)

香港小姐(Miss HongKong)是香港大型的选美活动,于1946年开始出现至今。

原由私人机构在香港北角丽池夜总会举办。

直至1973年,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开始举办每年一度的香港小姐选举,之后才统一由无线电视举办。

香港小姐(Miss HongKong)插图

参赛资格

参赛性别:女性

参赛年龄:17—25岁

参赛证件:持有有效香港身份证或护照或出世纸

参赛要求:

1.报名前在香港连续居住或前后居留合共两年;

2.由一位符合相应条件的提名人提名;

3.不受任何合约束缚,以致不能履行港姐合约;

4.非TVB或附属公司雇员;

5.从未结婚,从未怀孕。

注:TVB有权根据参选者情况背景放宽上述条件。

——

历届获奖

继续阅读

开放和共享,是我选择博客的原因!

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不在微信公众号/自媒体上写文章,而选择博客?

我承认现在的阅读都在移动端,而且微信的公众号是国内移动端的文章流量及分享的入口,但是我还是更愿意使用博客这样的方式分享文章。

开放和共享,是我选择博客的原因!插图

因为,我不觉得微信公众号是一个好的信息传播和交流的平台。

我下面的言论仅仅代表我的个人观点,我只是想说明一下为什么我选择了博客。

首先,互联网是开放和共享的,不是封闭的。

信息的传播更是需要开放的:

1.我希望我的文章能够被rss feed到各种阅读器中。

2.我希望我的文章能有更长的生命周期,长到十几年前的文章都会有人来读。

3.我希望我的文章可以被搜索引擎所检索到。

4.我希望我的文章能被别人整理,与其它人的文章放在一起互补并引用。

5.我希望我的文章能被修改,因为文章会有错误,也会需要时常更新。

然而,微信公众号都不能很好的支持以上的内容。

我希望我的文章能成为生态圈的里的一部份。

所谓生态圈是相互融合,不是唯我独尊。这个和做开源软件的道理一样,开源软件不是把源代码开出来就好了,而是要去和已有的其它软件互相融合,互相兼容,互相支持,这本就是软件设计的真谛。

所以,我想,写文章也一样。

继续阅读

京东向左。阿里向右。

提问:

你猜,阿里和京东,这两家公司谁的年收入更高?

啊?这还用问?

虽然京东也很厉害,但毕竟阿里是全球市值前10呀,当然是阿里的收入高吧?

你错了。

京东向左。阿里向右。插图

这两家,都是上市公司。你可以查一下他们的年报,可以从中查到他们各自的收入情况。

京东的年报显示,在京东的2020财年(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京东收入约为7458亿元人民币。而阿里的年报显示,在阿里的2020财年(2019年4月1日-2020年3月31日),集团收入约为5097亿。

京东7458亿,阿里5097亿。京东的年收入,高于阿里!

——

很多人一直以为是阿里的收入更高。这个“一直以为”,是个误解。

而很多人之所以有这个误解,是因为对两家公司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的不理解。

商业模式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两家公司的本质不同。

继续阅读

30岁前存100万?活该你们都单身!

之前看到过一组数据:

中国成年单身人数已经达到2.4亿,也就是说,每5个成年人就有1个单身!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从一个街头采访说起。

30岁前存100万?活该你们都单身!插图

采访话题:在30岁之前,应该有多少存款?

被采访的女性是这样说的:

“至少要100万。”

记者说,100万存款,会不会太高了?

“没有呀,我觉得100万很正常。”

还有一个女生说:“500万。”

还加了一句:“这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吧。”

另一个女生说,需要500万,因为她身边的男生都是500万以上。

当然,还有说1000万的,她说:“现在这个社会,怎么也得1000万吧。”

最让人心塞的是一个染了黄头发的女生,她说:“如果一个男生30岁还没有80万存款的话,就很低能。”

“低能”二字,攻击性不强,但侮辱性极强。

同样的问题,记者也采访了男性,他们是这样说的:

继续阅读

深度解读:贝壳找房

2013年,移动互联网爆发。

零售业、教育业、金融业、出版业 …… 几乎所有行业,都受到了移动互联网巨大的冲击。

当然,也包括房产经纪。

深度解读:贝壳找房插图

互联网最大的优势,是消灭信息不对称,提升效率。

而当时的房产经纪,看上去就是在依靠信息不对称挣钱,业内大量充斥着:

用不存在的假房源吸引买家,然后推销其它房子;

故意隐瞒房子的各种缺点,只为成交;

不让上下游见面,吃两头差价;

……

2015年,整个房产经纪行业,弥漫着悲观情绪。

互联网,就要来清场了。

但是,直到2018年,互联网都没有“清场”房产经纪行业。

传统房产经纪巨头链家反而越做越好,而一些号称要清场的互联网公司,不见了。

继续阅读

“星座”背后的科学!

“这个世界上最了解我的人竟然是陶白白!!!”

陶白白以及星座运势逐渐被广大网友称为口中的“知己”。逐渐地,每周按时点开陶白白星座运势的文章和视频,也成为了大家日常闲暇之余的娱乐方式。

“星座”背后的科学!插图

但是陶白白真的准吗?其实在这其中,还隐藏着一些有趣的心理效应。

巴纳姆效应

心理学中将关于星座等对号入座的心理称为——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最早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于1948年通过试验证明的。

他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参加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简单来说,当你看到这类描述你自己的星座运势的时候,这些运势事实上是符合与大多数人的情况的(包括其他星座的人)。而你就会认为:“哇塞,这不就是我本人吗!”

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空洞,仍然会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不是这种人。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继续阅读